使用说明_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
尊敬的客戶感謝您使用我公司的混凝土。為保證您的工程質量,我公司根據配制的混凝土性能,參與《預拌混凝土》GB/T14902-2003、混凝土施工有關標準以及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問題制定出本說明書和技術交底。敬請認真閱讀并按本說明書和技術交底等規定的有關操作規程執行。如有更好的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便更好地為您服務,謝謝合作!
一、您購買的混凝土的分類
1、 普通混凝土: (包括人工挖孔樁砼),一般坍落度80-120mm,凝結時間一般在8-10小時;
2、 泵送混凝土:砼坍落度一般在120-180mm之間, 凝結時間一般在10-12小時
3、 水下砼,坍落度一般都大于200mm,凝結時間一般在10-12小時。
4、 道路混凝土:(坍落度一般在80-120mm之間),凝結時間一般在5-7小時。
混凝土凝結時間在規范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測定,工地現場視氣溫、風速、濕度等氣候變化而有一些波動。
二、時間要求:從攪拌出廠到工地卸完,宜在90分鐘內完成,一般不宜超過3小時,避免混凝土塑性(坍落度、流動度)小而影響混凝土自身質量和施工質量。
三、現場檢驗:如需要現場檢驗,請按如下操作:
1、卸料前,讓攪拌車快速攪拌均勻后卸料。取樣檢測應連續抽樣取卸料至攪拌車1/4至3/4部位的混凝土,并攪拌均勻后檢驗,做同一組(批)試件的砼應在同一車中抽取。交貨檢驗的坍落度試驗應在混凝土到現場后20min內完成,強度試驗制作應在40min完成,每次抽取數量不得少于0.02m3
2、采用標準養護的試件,應在溫度20±5℃的環境中成型、靜置、拆模。拆模后應立即放入溫度為20±2℃、相對濕度95%以上的標準養護室中養護,切不可讓試件日曬雨淋。
3、混凝土立方體試件的制作方法:(見下頁圖表)
4、采用同條件養護的試件,按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所對應的齡期(0℃以下不計入),其試件抗壓強度再乘以折算系數1.10作為其強度代表值。建議工地多留試件,以防出現不合格時備用。
四、 使用操作要求:
1、 禁止加水:禁止往混凝土內任意加水,現場砼坍落度損失過大,或待料時間長坍落度小而不能滿足施工時,可采取少量多次后摻外加劑方法進行調整,并攪拌均勻,在混凝土和易性符合要求后才可使用。
2、 振搗:混凝土應振搗密實,避免漏振、少振或過振。
3、 抹面:混凝土收水后,對板面砼(樓板、底板)加強二次或多次抹壓,特別是臨近初凝時的抹壓,能夠有效消除表面的早期微細裂縫。
4、 養護:砼澆筑完畢后必須及時進行保濕養護,可采取覆蓋塑料薄膜、濕麻袋、濕草袋、淋或蓄水保濕等養護措施。砼的養護應在終凝后進行,養護期不能少于7天。氣溫炎熱、風速大、干燥時,應據混凝土凝結硬化情況提早養護。
5、 道路砼:道路砼宜在2小時內卸完并及時振搗、抹面、壓紋后需立即覆蓋保濕養護(不少于7天),如蓋濕麻袋、濕草袋、濕砂、噴灑養護劑等養護方法。砼終凝后應及時切縫,防止收縮約束而產生開裂現象。對氣溫、濕度變化較大或風速較大的天氣,尤其是早上或上午澆筑的混凝土板面、路面、地坪等大面積砼,應加強多次抹面或壓光,并盡早覆蓋,保濕養護。
6、 拆模時間:依據混凝土強度發展和結構施工規范要求進行,即使對非承重模板的拆模時間也不得少于24小時。冬季施工要推遲拆模時間,摻有膨脹劑的混凝土也要推遲拆模時間,必要時聯系我公司。
7、 大體積砼:對體積較大或垂直距離較大的砼部位,宜采取分層循環澆筑,每層厚度宜控制在300-500mm,在砼初凝前覆蓋第二層并加強交接面的穿插振搗,及早采用覆蓋或蓄水等保濕養護措施,能有效降低砼內外溫差。
8、 地下室:對地下室防水側墻宜采取分段、分層循環澆筑,可使用補償收縮砼(如添加膨脹劑、防水劑等)。澆筑完后凝結后,墻體宜在48小時內(保證終凝后)拆除模板,并在墻體頂部設置水管采用淋水方式養護,然后盡快用麻袋或草袋貼墻保溫并連續噴水養護至14天。
9、 特殊部位砼:對施工較慢的部位如墻柱,宜采取大一級坍落度的配合比,或以多次少送進行配送,避免砼超時間施工;水下砼及孔樁砼,應嚴格控制澆筑時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應保持連續澆筑,嚴禁斷料過長,嚴防砼內進水或地下水漫過砼表面,導管回插和振搗要均勻密實。
板面、墻體預拌混凝土技術交底書
感謝貴公司采用我公司生產的混凝土,為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現就板面、墻體商品混凝土常見問題、主要原因及施工技術交底說明如下:
一、使用部位:
主要用于樓面、側墻、外墻、剪力墻、梁板、底板、承臺、電梯井等。
二、常見問題:
墻體、樓板龜裂,甚至開裂等。
三、主要原因:
施工養護不當、混凝土和易性不良、抵抗混凝土收縮應力的配筋考慮不足等。
四、施工技術交底:
1、 在滿足施工要求前提下,盡量減小施工坍落度,一般宜為160±20mm,在滿足混凝土和易性前提下,砂率盡量小些。
2、 施工采用振搗時,不得過振,使混凝土中水分集于表面,此時表面水灰比過大,表面強度明顯降低,從而導致混凝土表層出現起粉甚至脫皮現象。
3、 盡量避免氣溫高、風速大、濕度小的時候施工。當天氣炎熱時,工作面不要鋪得太大,邊澆筑,邊平整壓面和養護。
4、 二次抹面。板面混凝土(樓板、底板)強調至少要二次抹面,第一次是粗收,用刮板、木拖均可,起平整作用;第二次是細收,用木抹刀(毛面)或鐵抹刀(光面),有效預防或減少表面塑性裂縫,同時亦可解決低標號易泌水起粉問題。
5、 盡早養護。收完第二次面后,混凝土表面略為干爽時,要馬上噴水養護。噴水方法:用手捏軟水管,向空中噴淋,讓水象小雨一樣灑在混凝土表面,避免直接沖刷混凝土。養護應及時,如果太遲,裂縫出現后再噴淋養護對裂縫預防會大打折扣。當天施工時應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視現場凝結時間而定),特別在氣溫高、風速大、濕度低的情況下,掌握好養護時間更為重要。如果混凝土晚上已終凝,直至第二天才養護,將失去意義,因為干縮裂縫在混凝土凝結硬化工程中已產生,它也是樓板、墻體出現貫穿裂縫的主要原因之一。
6、 噴淋的水要盡量少而密。派專人養護,落實到位。天氣炎熱干燥時,噴淋要分區分塊進行,干一塊噴一塊,千萬不要等全部硬化后再噴淋。尤其是大面積板面澆筑時,上午澆的混凝土不能等到下午甚至晚上混凝土澆筑全部完成硬化后第二天才淋水,否則噴淋將失去意義。要始終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狀態,可有效防止混凝土開裂,也有利于混凝土強度增長。
7、 外墻宜分段、分層循環澆筑,避免一次連續澆筑到頂,并適當延長拆模時間,一般應大于48小時以上。混凝土拆模后,即在墻體頂部設置水管采用噴淋方式養護,然后盡快采用麻袋貼墻保溫保濕14天。
8、 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承臺),混凝土宜采取分層循環澆筑,每層厚度宜控制在300-500mm,混凝土初凝前覆蓋第二層并加強交接面的穿插振搗,盡早采用覆蓋麻袋或蓄水等保溫保濕進行養護。
9、 秋冬季節,日夜溫差較大,澆筑完混凝土后要注意保溫措施,最好是覆蓋薄膜或麻袋淋水養護,同時也可預防秋冬天氣干燥、濕度小易失水造成裂縫問題。
10、 板面、墻體設計配筋應細而密,細化混凝土收縮應力,有效抑制混凝土裂縫出現。
11、 混凝土早期裂縫產生的原因:
A. 混凝土中摻有膨脹劑,在混凝土澆筑完工后,未進行第二次壓抹。混凝土在凝結過程中,混凝土失水,而產生收縮,出現早期不規整的裂縫;
B. 在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布料不均勻、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大,出現局部漿體過厚,砂漿層與混凝土的失水情況不一致,而產生早期不規整的裂縫;
C. 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局部的振搗,混凝土沿鋼筋出現混凝土漿體與骨料的不均勻,混凝土在凝結過程中失水收縮,而出現的沉降裂縫;
D. 晝夜溫差過大,使混凝土在凝結的過程中,失水不一致,而產生的裂縫;
12、 措施及注意事項:
A. 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盡量布料要均勻,避免出現混凝土局部漿體過厚的現象;
B. 在混凝土施工現場應杜絕隨意往混凝土中加水,造成混凝土漿體與骨料分離;
C. 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應避免局部過振,造成混凝土分層,混凝土表面漿體過厚;
D. 在混凝土初凝和終凝之間,必須進行第二次抹壓,降低因混凝土在凝結的過程中失水收縮和沉降所產生的早期裂縫;
E. 在混凝土凝結后,加強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護;
路面預拌混凝土技術交底書
感謝貴公司采用我公司生產的混凝土,為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現就路面商品混凝土常見問題、主要原因及施工技術交底說明如下:
一、 使用部位:主要用于道路、地面、地坪、鋪裝層等。
二、 常見問題:
露砂、起粉(特別是低標號混凝土)、開裂(特別是中高標號混凝土)、彈簧層(表面硬化干縮,內層尚未初凝,壓面困難,易開裂)等。
三、 主要原因:
施工振搗過振泌水;施工壓面措施不當;風大、氣溫高、濕度小、表層混凝土失水過快;混凝土水灰比大;養護不及時等。
四、施工技術交底:
1、 路面混凝土盡量避免氣溫高、風速大、濕度小的時候施工。當天氣炎熱時,工作面不得鋪得太大,邊澆筑,邊平整壓面、壓紋、養護和切割。
2、 降低混凝土配合比砂率和施工坍落度,宜控制坍落度在80±20mm,路面混凝土拌合物會顯得石子多些。
3、 嚴禁現場加水,允許后摻適量減水劑,提高混凝土坍落度,但必須攪拌充分均勻。
4、 施工采用振搗時,宜才用振搗和平板振動器相結合,不得過振,振搗應以混凝土開始泛漿為止。
5、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進行第一次平整壓面,然后混凝土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泌水,過2-4小時(與現場氣候有關),混凝土表面將逐漸收水,這時混凝土表層水灰比過大,使硬化混凝土表層疏松,足造成路面露砂、起粉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待混凝土完全收水后,接近初凝時(用手按剛好有手印),進行二次抹面,保證表層混凝土強度與內層一致,才可有效避免露砂、起粉現象。如有條件,期間最好進行多次抹面,效果更好。如果有條件,期間最好進行多次抹面,效果更好。如果只能采用二次抹面,必須掌握好壓面時間,待混凝土完全收水混凝土初凝前進行。
6、 抹面時禁止向混凝土表面潑水壓光,否則容易造成局部強度偏低露砂、起粉。建議:為提高低標號路面混凝土表層耐磨度,抹面前可在混凝土表面均勻灑上少量泥粉,然后再壓面,可有效防止路面出現露砂、起粉現象,提高路面表層耐磨度,大大延長路面混凝土的使用壽命。
7、 盡早養護:壓面完畢后,混凝土表面略為干爽時,應盡快覆蓋濕麻袋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以利于混凝土強度增長,預防混凝土開裂。混凝土硬化前應避免用水直接沖刷混凝土表面。
8、 待混凝土終凝后強度發展帶一定程度后才開始割縫,以切割時不出現掉角為宜,同時防止割縫時間過晚。長跨高標號路面混凝土板割縫過晚,混凝土收縮應大較大時易在板面中間部位出現裂縫。
9、 如施工過程中出現彈篝層壓面時易開裂現象時,可采取如下辦法處理:由于表層水分蒸發過快,導致表層干縮硬化,失去塑性(就象田間泥漿硬化現象一樣),而不是混凝土凝結硬化,這時可在混凝土表面用噴霧器均勻灑上少量霧狀水,然后反復搓壓,使表面混凝土恢復塑性,再壓面然后立即覆蓋濕麻袋養護,將不會對混凝土強度造成任何影響。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使用说明_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Qt中线程的使用1
- 下一篇: 听障学生计算机课本,面向听障学生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