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朱照远:边缘计算,无处不在
在2018杭州云棲大會19號下午的論壇上,朱照遠對邊緣計算進行了深入的闡述,他認為邊緣計算是云計算的一部分,是對云計算邊界的拓展,云和邊緣、終端協同,是萬物智聯時代的基本形態,這一組合,將滿足企業低成本低延時的計算需求。
?
萬物智聯的時代,將有百億乃至千億級設備的接入。朱照遠說:"之前云和端二體協同的計算架構,已經不能滿足物聯網時代下的需求,云+邊+端三體協同成為更好的解決方案,邊緣計算在萬物智聯的時代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將無處不在。"
萬物智聯時代,云、邊、端需要三體協同
過去20年,技術在突飛猛進,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從2G到4G,信息的媒介也從文字發展到圖片、視頻。但是從計算的本質來講,這都是一種云和端二體協同的計算結構。
?
萬物智聯的時代,對計算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低時延、大帶寬、高并發和本地化,因此,云、邊、端三體協同就變成了唯一的解決方案。
?
朱照遠還認為,邊緣節點服務能與視頻場景完美融合,他舉了個例子:新零售場景下的視頻監控,產生了大量的視頻,這些視頻傳輸的數據可達到上EB,如果直接傳到中心,代價會非常高;通過邊緣節點服務可以經過一系列處理將結構化數據發送到中心,不僅節約了成本,還大幅縮短了處理時間。
邊緣計算要滿足六大特征
邊緣計算正在拓展云計算的邊界,將計算能力推進到應用和場景發生的最近距離。朱照遠認為,邊緣計算需要滿足六大特征:低延時、自組織、可定義、可調度、高安全、標準開放。
?
阿里云邊緣計算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產品技術矩陣。阿里云的核心系統是飛天操作系統,邊緣計算同樣基于將近十年飛天操作系統積累,底層是資源層,上面是服務平臺。它既可以部署在運營商基礎互聯網里,也可以部署在客戶側的網絡。
?
朱照遠在現場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邊緣計算與云計算的關系,就好比人類的"大腦"與"遍布全身的神經系統"的關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阿里云邊緣計算正在通過層層前移,深入到每一個計算場景。
?
Link IoT Edge可以讓計算就近發生,目前支持超過50種連接協議,是連接最后1公里的物聯網邊緣計算平臺,支持包括函數計算、流式計算、規則計算等計算引擎,還可以和超過10種以上云服務建立連接和協同。
?
除了Link IoT Edge,朱照遠還發布了連接最后10公里的邊緣節點服務(ENS),它可以幫助用戶將計算、轉發等業務下沉至邊緣,降低了計算時延和成本,例如可以把終端到邊緣節點的時延縮小到5毫秒之內,終端到云的訪問頻次將減少80%,計算、存儲、網絡等成本可以節省30%以上。
邊緣計算將成為無處不在的基礎設施
?
阿里云CDN現在有120T帶寬儲備,在全球有超過1500個節點,覆蓋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天連接的設備達到十億級,每天傳輸的數據超過100 EB。
朱照遠表示,未來要將阿里云的邊緣計算打造成為"全球覆蓋,無處不在"的通用基礎設施。
原文鏈接
本文為云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阿里云朱照远:边缘计算,无处不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揭秘人工智能(系列):人工智能带来的网络
- 下一篇: 深入搜索引擎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