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招胜有招之Java进阶JVM(二)
堆與棧的區別:
??????????? 1.棧內存存儲的是局部變量而堆內存存儲的是實體;
??????????? 2.棧內存的更新速度要快于堆內存,因為局部變量的生命周期很短;
??????????? 3.棧內存存放的變量生命周期一旦結束就會被釋放,而堆內存存放的實體會被垃圾回收機制不定時的回收。
問題:java中的對象一定在堆上分配嗎?
不一定,在Java中,典型的對象不再堆上分配的情況有兩種:TLAB和棧上分配。
首先原因:
我們知道堆是由所有線程共享的,既然如此那它就是競爭資源,對于競爭資源,必須采取必要的同步,所以當使用new關鍵字在堆上分配對象時,是需要鎖的。既然有鎖,就必定存在鎖帶來的開銷,而且由于是對整個堆加鎖,相對而言鎖的粒度還是比較大的,當對象頻繁分配時,不免影響效率。
所以對于某些特殊情況,可以采取避免在堆上分配對象的辦法,以提高對象創建和銷毀的效率。
TLAB分配:
JVM在內存新生代Eden Space中開辟了一小塊區域,由線程私有,稱作TLAB(Thread-local allocation buffer),默認設定為占用Eden Space的1%。在Java程序中很多對象都是小對象且用過即丟,它們不存在線程共享也適合被快速GC,所以對于小對象通常JVM會優先分配在TLAB上,并且TLAB上的分配由于是線程私有所以沒有鎖開銷。因此在實踐中分配多個小對象的效率通常比分配一個大對象的效率要高。
棧上分配:
JVM在Server模式下的逃逸分析可以分析出某個對象是否永遠只在某個方法、線程的范圍內,并沒有“逃逸”出這個范圍,逃逸分析的一個結果就是對于某些未逃逸對象可以直接在棧上分配,由于該對象一定是局部的,所以棧上分配不會有問題。
對象非棧上分配的思想和啟發:
對象不在堆上分配主要的原因還是堆是共享的,在堆上分配有鎖的開銷。無論是TLAB還是棧都是線程私有的,私有即避免了競爭(當然也可能產生額外的問題例如可見性問題),這是典型的用空間換效率的做法。
在實踐中,類似的做法還有很多,例如Hadoop中對于Map過程在節點的本地內存中處理,直到最后Reduce過程再合并數據。對于任務之間可以分解到不同線程、進程的情況,就可以采用類似的做法用空間換效率,對吞吐率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摘自:https://hesey.wang/2011/07/object-allocation-on-non-heap.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无招胜有招之Java进阶JVM(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无招胜有招之Java进阶JVM(一)
- 下一篇: 大剑无锋之HTTP连接、Tcp三次握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