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器人的技术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電話機器人很多,好多都是銷售公司,沒有自己的技術。
下面從技術方面扒幾個有自己技術的典型公司來比較一下:
1)首先電話機器人需要做語音識別,這塊大家都差異不大,做得最好的就是科大訊飛。
2)關于電話這塊,要很深厚的freeswitch的技術支撐。這塊的核心人員必須在通信公司,或者傳統call center公司的核心開發人員。這塊一般人看不出來差異,但是當大并發量請求的時候,就是考驗各方技術實力的時候。freeswitch雖然用起來簡單,但是高并發的支持很一般,并發超過200的時候,經常會出現IO Error的問題,沒有很深功力的技術支撐,很少能夠真的解決這樣的問題。
3)關于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模型,及其相關數據的訓練這塊,估計做的好的沒幾家。p2p里面最靠譜的一家拍拍貸的技術團隊在這塊反而做得非常的深,帶團的哥們是UCLA的博士,很靠譜。電話機器人公司基本上沒有公司在研究這塊,小A機器人好像跟佛羅里達的一個神經網絡團隊在合作,其它的都沒有聽說有這樣的研究,更不要說產品上的體現了。
4)上層的業務管理邏輯,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一般都是java或者php寫的業務邏輯管理。
根據上面這四個標準,咋們這幾家公司來比較一下:
1)靈聲機器人(http://www.listenrobot.com)
早期的參與者,廣告投入都十分巨大,產品定價自然不低。但是官網連https都沒上,嚴重懷疑其是不是技術主導的公司。
1路電話機器人,15000/年;32路電話機器人,30萬/年
2)小A機器人(https://www.51xiaoa.com)
早期的參與者,靠譜的技術團隊,純技術投入之前為其它公司做電話機器人的技術支撐,營銷水平為0
1路電話機器人,10000 / 2年;32路電話機器人,10萬/年
3)百應機器人(https://www.byrobot.cn)
早中期的參與者,研發投入/?廣告投入都十分巨大
1路電話機器人,13000 / 年~15000/年;32路電話機器人,25萬/年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电话机器人的技术分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11_简书业务分析
- 下一篇: 手机访问真机调试显示: Canno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