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先行、数据支撑、平台保障、应用共享”,中地数码助力广东“数字政府”建设
城市地質工作是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基礎,貫穿于城市運行管理的全過程。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城市地質工作提出了明確指示要求,部、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先后印發了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或方案,明確要求開展空間、資源、環境、災害等多要素地質調查及建設城市地質大數據共享平臺等工作。
廣東省省域范圍大,地質條件復雜,導致建模難度大、海量地質數據存儲、展示、檢索效率要求高,加上各地市標準不一、信息化能力參差不齊、成果難以規范管理等問題對城市地質工作造成很大影響。針對這些問題,廣東省國土資源技術中心、廣東省地質調查院、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及武漢中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設“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城市地質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工程”,建設工程遵循“數字政府”建設及省廳“一網一庫一平臺N應用”政務信息化規劃相關要求,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中臺等技術,搭建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城市地質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及系列應用系統,形成了全國首個城市地質數據庫規范團體標準,率先建成廣東省全覆蓋、多專題、時空銜接的自然資源一體化數據庫,首次構建了全省范圍的三維地質結構模型、屬性模型,并形成了全省多尺度地質專業“一張圖”等成果。
創新式高效建模技術
該工程采用區域自動劃分與地層分級、斷層自動構建、剖面地層線形態趨勢自動識別的自動建模技術,以及動態調度多級多層次的輕量化金字塔緩存模型等技術,實現了全省大規模及重點區域三維場景高效渲染,并通過開放豐富的全空間M3D數據處理工具,實現多源數據的融合與處理,極大提升數據治理的效率,實現了全省地上下一體化空間展示與分析。
引入國產分布式數據庫引擎
工程采用基于云架構的多源異構數據分布式存儲和查詢技術,包括引入國產分布式數據庫引擎,整合多種開源分布式數據庫和文件系統,利用多級多節點全局空間索引處理技術,提供多種條件的查詢檢索,大幅提高了平臺地質信息綜合展示、查詢、評價等應用功能的效率。
“省級統建、地市應用”新模式
在工程建設中首次提出“省級統建、地市應用”的模式,充分利用云架構與虛擬化平臺無縫融合,集成高性能服務引擎、大數據引擎和應用集成引擎,實現硬件資源、數據資源、服務資源、應用資源的統一管理與運維,采用用戶管理機制實現云GIS資源的“分級管理、分別維護”,在省平臺基礎上開發建設地市版平臺,提供成果統一匯聚、展示瀏覽、分析應用等功能,支持地市信息化工作,避免重復建設。
該工程項目在全國率先建成了省級的城市地質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對各地市野外調查、工程施工與試驗、地質環境監測、成果要素及圖件等地質工作各階段的成果統一規范化管理,并可為省級其他行業部門及市級地質地勘部門提供數據成果及軟件應用。知悉,在疫情防控期間,項目組積極響應“數字政府”建設部署,通過“粵政圖”平臺共享全省高清一張底圖及專題地理空間數據,有效支撐了疫情防控一張圖、基層“三人小組”精細化管理等業務應用,其產生的社會效益廣泛而深遠。整個建設經驗值得全國推廣。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城市地質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的建設是推進廣東省開展城市地質工作的重要基礎信息設施,將承載并管理全省多源異構海量的城市地質調查成果,且是推廣廣東省城市地質調查成果發揮作用的重要窗口。本次工程項目首次建成了我廣東省城市地質調查成果一站式管理和服務的平臺及應用系統,擁有對全省地質調查各階段、各專業成果統一匯聚管理的能力;初步具備了向管理部門、專業人員、社會公眾等用戶提供不同地質信息服務的能力,并最終榮獲“2022中國地理信息優秀工程金獎”。中地數碼也將繼續發揮自身平臺技術優勢及城市地質信息化行業建設經驗,進一步推動廣東省城市地質工作,助力廣東“數字政府”建設。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标准先行、数据支撑、平台保障、应用共享”,中地数码助力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xilinx和altera 资源对比
- 下一篇: USB参数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