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GA-II中“支配”的概念
NSGA-II中“支配”的概念
文章講解的很透徹,自用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840720
當多目標問題中多個目標存在沖突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支配”的概念來決定解的好壞。
這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了帕累托最優的概念。上面我們有4個成員A, B, C和D,有兩個特征:身高和工資。現在,如果我們同時比較他們的身高和薪水,我們會發現這不是很直觀,因為他們有多個目標。
既然這兩個目標越大越好,我們可以簡單地對它們進行比較。首先,我們觀察到A和B都比C和D多,所以我們說A和B在身高和薪水上“支配”C和D。同理,C支配D,D可被A,B,C支配。
A和B呢?A比B高,但是工資低。相反,B面臨著同樣的情況。我們稱這種情況為“非支配”。 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組解它們不互相支配,也不受其他解支配,我們稱之為"帕累托最優"解。在上面的例子中,A和B都在帕累托最優前沿。
幾個概念: 非支配解:假設任何二解S1 及S2 對所有目標而言,S1均優于S2,則我們稱S1 支配S2,若S1 的解沒有被其他解所支配,則S1 稱為非支配解(不受支配解),也稱Pareto解(帕雷托解)
支配解:若解S2的所有目標均劣于S1,則稱S1優于S2,也稱S1支配S2,S2為受支配解。
Pareto前沿面:找到所有Pareto解之后,這些解組成的平面叫做Pareto前沿面(Non-dominated front)。在目標函數較多時,前沿面通常為超曲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NSGA-II中“支配”的概念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3分钟开发一个冰冰版 3D 音乐播放器,
- 下一篇: 制作U盘安装电脑系统教程 (图片操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