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命令详解(一)
vi:創(chuàng)建或打開文件
vi 文件名
文件存在則打開文件,文件不存在則新建并打開文件。
進入vi后分為三種模式,分別為:
1.命令模式
2.編輯模式
3.底行命令模式
關(guān)系如圖:
一、命令模式---->編輯模式:
? ? ? ? 1.按"i"鍵,在光標所在字符之前插入;按"I"鍵,在光標所在行行首插入,行首為該行第一個非空白字符。
? ? ? ? 2.按"a"鍵,在光標當前所在字符之后插入;按"A"鍵,在光標所在行的行尾插入。
? ? ? ? 3.按"o"鍵,在光標所在行的下面插入一行;按"O"鍵,在光標所在行的上面插入一行。(在新行被打開后,光標停留在新行行首位置,等待文本輸入)
二、命令模式下光標移動:
1.移至行首:
"0":總是移動到當前行行首,不管是否為空字符。
"^":移動到當前行第一個非空白字符(非制表符或非空格符)。
2.移至行尾:
"$":移動當前行的最后一個字符上,如果在它前面先輸入一個數(shù)字n,則光標移動到下面n-1行的行尾。
?3.移至指定行:
"[行號]G":將光標移至指定行行首的第一個非空白字符上,如果沒有指定行號,則光標默認移動到最后一行行首的第一個非空白字符上。例"4G",光標移動到第四行第一個非空白字符上。
3.移至指定列:
"[列號]|":將光標移動至當前行的指定列,如果沒指定列號,則移動至當前行的第一列,不管是否為空白字符。例"2|",光標移動到當前行的第2列上。
三、命令模式下文本刪除命令:
1.刪除字符:
"x":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字符,如果前面給出一個數(shù)值n,則由光標所在位置開始,向右刪除n個字符。
"X":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前一個字符,如果前面給出一個數(shù)值n,則由光標所在位置之前一個字符開始,向左刪除n個字符。
2.刪除文本對象:
"dd":刪除光標所在的整行,如果前面給出一個數(shù)值n,則由光標所在行開始,向下刪除n個整行。
"D":從光標位置刪除至行尾。
"d與光標移動命令的組合":
例如:"d0":從光標位置(不包括光標位)刪除至行首。
"dnl":從光標位置(包括光標位)向右刪除n個字符。
"d$":從光標位置(包括光標位)刪除至行尾,與D相同。
"dnG":將光標所在行(包括該行)至該行向下n-1行刪除。
四、命令模式下復原命令:取消前面剛輸入的命令(輸入,插入或刪除命令),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
"u":取消最近一次的編輯,多次按"u"可以依次取消前幾次的操作。
"U":把當前行恢復成它被編輯之前的狀態(tài),無論把光標移動到該行后對它進行了多少次編輯。
五、命令模式下行結(jié)合命令:
"J":把光標所在行和下一行結(jié)合成一行,之間用空格連接。如果在J之前給出一個數(shù)字,例如"3J",則表示把當前行及其后面兩行(共三行)結(jié)合成一行。
如圖:
?
?
總結(jié)
- 上一篇: Python批量下载中国大学MOOC课件
- 下一篇: 进程间通信——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