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进决赛了
01?
前言
前幾天一位讀者聯系我并表達感謝,經仔細了解才知道,他是通過我的文章了解到藍橋杯大賽的,第一次參賽經驗不足,成績一般,第二次參賽就進入決賽,并取得不錯成績,后來拿到互聯網大廠實習的offer,我對他表示祝賀。
由于我的讀者中有很多是在校的大學生,他們經常問我關于大學學習和未來方向的問題,我給的建議一般比較中肯和實用,其中一個建議就是:多參加一些程序設計競賽,多拿幾個獎。
這些都是非常有好處的,為未來增加砝碼。
我也曾參加過眾多招聘,坦白地說,看到那些大學成績優秀、經歷豐富的學生,會格外喜歡和青睞。
以參與藍橋杯大賽為例,企業和面試官會在簡歷篩選、筆試面試環節優先考慮,這種挑選的邏輯是一目了然的,先簡單說一下:
參加程序大賽,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主動學習精神,而主動性在職場是非常重要的素質。
參加程序大賽,能提高編程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抗壓能力,鍛煉了綜合素質。
參加程序大賽,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能讓人增長見識,從而有更好的未來目標和規劃。
上面三點是企業和面試官角度的直接觀感,接下來,我會進一步講述參與藍橋杯大賽的好處。
看完本文后,相信大家會有更詳細的了解,也能對藍橋杯大賽有更深入的認識。
我相信,對于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大學生而言,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或參加過,甚至不止一次參加過藍橋杯。
每年一屆的藍橋杯已經連續舉辦了13屆,現在第14屆藍橋杯正在報名中,我給還在猶豫的同學們總結一下:你為什么一定要考一次藍橋杯?
02?
賽事權威
藍橋杯大賽,全稱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的全國性的IT類學科賽事。
十三年來,藍橋杯大賽規模不斷擴大,吸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全國1600余所高校,累計超過65萬余名選手參賽。
藍橋杯大賽不僅得到了全國高校的認可,同時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
藍橋杯大賽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競賽項目。
上海市、江蘇省、貴州省、遼寧省、四川省、寧夏省、甘肅省教育廳也將藍橋杯大賽列入省級競賽名單。
03?
項目豐富,區分組別
第十四屆藍橋杯大賽競賽項目整體分為3大類別15個賽項。個人賽(軟件類)包括C/C++、Java、Python、Web以及軟件測試(新增) ,個人賽(電子類)包括單片機 、嵌入式、物聯網、EDA設計與開發;
以及視覺藝術設計賽、數字科技創新賽。豐富的競賽項目,讓每個選手都能在藍橋杯大賽中找到自己擅長的賽道。
另外,藍橋杯大賽最大的亮點是組別區分。個人賽(軟件類)的競賽項目分為研究生組,大學A組、大學B組和大學C組,個人賽(電子類)的競賽項目則分為大學組和職業院校組。
正常情況下,博士和碩士參加研究生組,985/211高校參加大學A組,普通本科院校參加大學B組,高職高專參加大學C組。
當然,如果選手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可以越級參賽,比如B組院校參加A組,反之是不可以的。
區分組別的好處在于,不同層級和水平的人,處在不同的競爭組別,擁有一個相對公平的比賽環境,只要努力就有奪獎的機會,而不是看競賽強校神仙打架,自己只能被碾壓當炮灰。
04?
?獲獎比例高
藍橋杯大賽分為省賽和全國總決賽。有些學校會在省賽之前進行校內選拔賽,包括大賽組委會官方也會在報名階段組織校內模擬賽,幫助高校和選手來摸底自己的技術水平,了解藍橋杯大賽的比賽形式和內容。
選手獲得省賽一二三等獎的比例分別是10%、20%和30%,獲獎總比例高達60%。其中省賽一等獎(即前10%)可以晉級到全國總決賽。所有獲獎選手都可以獲得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頒發的獲獎證書。
05?
比賽形式靈活
近些年,隨著藍橋杯大賽規模不算擴大,選手也是高手如云,參賽選手中也有很多ACM在役和預備隊員。和ACM不同,藍橋杯大賽的比賽形式為OJ,軟件類和電子類均為個人賽,全程獨立機考參賽。
軟件類比賽時長4小時,電子類比賽時長5小時,1人一臺電腦,考驗個人技術能力,避免找不到隊友的尷尬或者被隊友的水平拖累。
第14屆藍橋杯大賽報名的流程,10月份開啟報名,12月16號截止,明年的3月底4月初組織省賽,5月底6月初組織決賽。
06?
獲獎福利多
對參賽選手來說,相比報名費,獲獎的回報會遠遠超出你的預期。藍橋杯大賽已經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很多學校將藍橋杯大賽列為A類賽事。
在很多學校中,獲得藍橋杯大賽獎項,意味著你可以報銷報名費、獲得競賽獎金,綜合測評加分,優先評定獎學金,考研加分甚至保研。
以下是網絡搜索到的部分高校對藍橋杯獲獎選手的獎勵政策,如有出入請大家指正。
1、鄭州大學軟件學院,參加藍橋杯獲獎可以獲得附加績點,國賽(一等獎:25;二等獎:17;三等獎:12),省賽(一等獎:17;二等獎:12;三等獎:8)。
2、重慶郵電大學軟件工程學院,個人賽對應獎項分值=(國特 30、國一26、國二 23、國三 20、省一15、省二 10、省三 5)*50%,團隊賽對應獎項分值=(國特 30、國一26、國二 23、國三 20、省一15、省二 10、省三 5)*40%
3、西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獎勵等級及認定加分分數,國家級(一等獎2分,二等獎:1.5;三等獎:1),省級(一等獎:1;二等獎:0.8;三等獎:0.5)。
4、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推免加分標準=(國家級14.4分,省級10.8分,校級7.2分)*0.8
5、廣東工業大學,獎金獎勵團隊賽(第一等次0.4萬,第二等次0.3萬,第三等次0.2萬,第四等次0.1萬)
6、電子科技大學,加分標準,國家級(最高獎3,次高獎2.5,次次高獎1.5);省級(最高獎1,次高獎0.3,次次高獎0.1)。
7、合肥工業大學,綜合評價加分,特等獎(金獎)排名前兩位,一等獎(銀獎)排名第一位加4分;特等獎(金獎)排名第三位或第四位,一等獎(銀獎)排名第二位或第三位,二等獎(銅獎)排名第一位或第二位加3分;A類賽事的校級賽事特等獎(金獎)排名前兩位;一等獎(銀獎)排名第一位加0.5分;A類賽事的校級賽事特等獎(金獎)排名第三位或第四位;一等獎(銀獎)排名第二位或第三位,二等獎(銅獎)排名第一位或第二位加0.25分
8、西南交通大學,國家級(一等獎2分,二等獎1.5分,三等獎1分),省級(一等獎1分,二等獎0.8分,三等獎0.5分)。
9、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參加競賽并獲獎,可獲得加分,一等獎20分,二等獎15分,三等獎10分
10、江蘇大學,參賽獲獎可獲 2 個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學分績點(第一等次4.8, 第二等次4.5 ,第三等次4.0, 優秀獎(鼓勵獎)3.5),綜合評價(第一等次排名第一 20 分,排名第二 10 分,排名第三 5 分,其余排名不計分;第二等次排名第一 10 分,排名第二 5 分,排名第三 3 分,其余排名不計分;第三等次排名第一 5 分,排名第二 3 分,排名第三 1 分,其余排名不計分。)
11、南京農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綜合素質加分(全國一等獎計 3 分、二等獎計 2 分、三等獎計 1 分);綜合素質與能力考核得分(一等獎8分/次,二等獎 5 分/次,三等獎 3 分/次)
12、南京師范大學,三等獎以上獎勵可申請特殊學術專長推免,競賽計分(第一等次獎2.5學分,第二等次獎 2 學分,第三等次獎1.5 學分)競賽學分(第一等次獎1.5分,第二等次獎0.8分,第三等次獎0.5分)
13、廈門大學信息學院,一等獎及以上可獲得推免生申報條件,特殊學術專長推免通過答辯者,給予學術科研能力附加分10分的加分。
14、新疆大學,附加分(國家級特等、一等2分,二等1.5分,三等1分,其他0.4分)
15、沈陽工業大學,國家級一等獎0.25,二等獎0.2,三等獎0.15,其他0.1;省級一等獎0.15,二等獎0.1,三等獎0.05
16、北京理工大學,獎勵加分(最高級別獎項2分,第二級別獎項1.5分)
17、北方工業大學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獎勵加分(一等獎18分,二等獎14分,三等獎10分)
18、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綜合素質加分標準(特等獎:5.0分,一等獎:4.0分,二等獎:3.0分,三等獎:2.0分,成功參賽獎:0.25分)
19、燕山大學,績點加分(國家級(國際) 特等0.5,一等0.4 ,二等0.3 ,三等0.25;省級特等0.2 ,一等0.1)
20、河北農業大學,推免加分(一等獎 1.0,二等獎 0.8,三等獎 0.6)
21、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資源與材料學院,推免加分(國家一等獎15 ,國家二等獎8 ,國家三等獎4) ? ? ? ?
另外,北京語言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理工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東北石油大學,河北大學,吉首大學,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對藍橋杯參賽選手保研推免也有不同的加分政策。
如果你的學校也有面向藍橋杯大賽的獎勵政策,歡迎留言分享。
07?
如何備賽藍橋杯?
藍橋杯大賽該怎么備賽?大賽官方已經選手們規劃好了。
一、大賽的備賽課程,大賽官方平臺藍橋云課為選手提供的備賽課程緊貼藍橋杯大賽整體的考點,包含23個算法模塊以及80個核心的支點。即使你是大一的小白用戶,也能夠由淺入深去掌握語言基礎以及算法理論。
二、學長帶練活動是由20個優秀的國獎學長督促帶練,并進行解析100道省賽決賽真題及模擬賽真題。通過帶練的過程,真正地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
三、免費的校內模擬賽。登錄大賽官網就可以免費參加校內模擬賽,真實的比賽環境,還能獲得省賽排名,提前摸底自己的水平。個人賽(軟件類)兩期,第一期是從10月31日到11月13日,第二期是從11月21日到12月4日。個人賽(電子類)一期,時間是11月1日到11月30日。
四、真題及答疑直播講座。大賽組委會邀請競賽強校華東交通大學、浙江機電、華東理工大學的資深競賽教練進行真題及答疑講座。他們都曾帶領學生在藍橋杯大賽中取得過多個國賽獎項。
客觀來說,在權威性、專業性、獲獎比例、參賽收益多方加持的情況下,藍橋杯大賽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比賽,難得的是,它還是一個只要你付出努力就會得到豐富的回報的比賽。
由于規模不斷擴大,藍橋杯大賽也幾乎成為每個計算機相關大學生都會選擇參加的比賽,有的學校甚至是人人參賽。
據我所知,現在還有很多專業和計算機無關的大學生,出于興趣自學參賽。賽道越來越卷,既然總要比一次,早比早受益。
最后,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學到知識,結交朋友,這是很寶貴的經歷,也會成為青春的亮麗色彩哦。
有時,我在想,如果再回到學生時代,肯定會珍惜機會,珍惜時間,也相信自己的學生時光會更精彩。
話不多說,一起加油吧!關于藍橋杯的討論,也可找濤哥交流,一起進步。先聊這么多,咱們下次見。
-END-
往期推薦:點擊圖片即可跳轉閱讀
在華為五個月,我的所見所得!
搞嵌入式,不懂DMA?笑死人。
計算機科班出身的優勢?
如何畫出完美的PCB板子?
單片機 -> RTOS -> Linux
總結
- 上一篇: python缩减数据
- 下一篇: 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