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研究小结—以微信读书APP为例
在持續使用微信讀書快2年后,作為一名老用戶,雖然微信讀書在一直進行改版和優化,但是還是有很多體驗問題想要不吐不快~下面我列舉了一些自認為影響體驗的不足之處,相對應地從用研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優化方案,歡迎大家批評指正,都是 本著產品越來越好的期望,希望微信讀書越做越好,提供更優質更人性化的閱讀體驗哦!
一、書城問題
問題1:
1、書城整體篇幅過長,整體滑動到底高達9頁(圖片僅節選3個)。由于用戶的注意力有限,過長的篇幅容易降低用戶搜索信息的耐心,且帶來冗余、雜亂的心理感受,導致頁面停留的時間過短,使用率降低,訪問5名用戶,均覺得頁面過長,翻到第4頁已經是極限。
優化方案:
篇幅過長的問題實際上是書城內容定位的問題,需要對該頁面下的邏輯進行梳理,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對于不必要的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讓用戶有掌控感和邊界感,能高效率找到心儀的書籍
解決方法:針對此問題,找到目標用戶(書城跳出率高、使用率低),讓產品經理參與1對1的深度訪談,了解用戶跳出率高的原因及使用時的痛點,了解用戶對于書城概念的認知、定位及期望,獲得用戶對于書城內容的展現及分布方式的建議,同時讓用戶參與原型測試,優化APP的排版和交互方式,在上線后通過日志數據跟蹤用戶在書城頁面的使用率和留存率。個人建議對書城的內容梳理之后,前兩頁可以呈現高頻關注的內容,后2-3頁可以是次要且頻率較低的內容,頁面方式可以是卡片式的左右滑動。
問題2:
書城分類標簽維度眾多,既有針對個性推薦、排行榜推薦,同時還有根據書籍類型的分類、專題活動的推薦。標簽分類不僅雜亂且內容交叉重復,給人一種不清晰且復雜的感覺
優化方案:
標簽分類雜亂實際是對標簽維度及用戶期望的定位不清晰,針對此問題,用研人員、運營、及產品經理可與APP深度使用用戶進行深度訪談,了解用戶期望的內容類別,使用卡片分類的方法,梳理不同大類及細分維度,確保標簽的簡單清晰,能夠一目了然的指向具體信息。
問題3:
首篇是用戶最直接獲內容的方式,對用戶來說非常關鍵,然而卻顯得個性化推薦不足且內容有些單薄,從個人來說,首頁的“小說、聽書、漫畫”均不是最喜歡的標簽,不能個性化推薦或自主添加
優化方案:
首篇的標簽有些單薄,對此,用研人員、產品方及利益相關方可以內部進行頭腦風暴,結合業務及書城內容產出初步的標簽分類,同時讓深度用戶參與討論,充實和完善標簽的邏輯及分布。在交互上可以讓用戶自主添加或后臺算法推薦,讓用戶在首頁能展現自己喜好的內容。
問題4:
猜你喜歡下的“換一批”icon需要不斷重復點擊,獲取效率低,建議icon放在右側上方,點進去可以看到全部信息;其他標簽下的“查看全部”icon占用面積較大,頁面顯得不精簡,建議icon在下方不如放在在右側空白處,一步到位,操作更便捷。
二、書架問題
問題1:
看過很多朋友微信讀書的書架,都是全部呈現,很少對書架上的書籍進行分類整理,圖片中也是自己剛整理的,對于該功能的使用頻率很低,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改功能的存在,書架功能的參與感很低
優化方案:
對于書架功能,需要了解大家在閱讀書籍時是否有注意到書籍整理、分類功能,同時了解大家缺乏書籍整理的深層原因(心理、訴求),對此用研人員、設計師可以與目標用戶進行深度訪談,如果是大家根本沒有注意到書籍管理的入口,那說明入口過深,交互設計師需要優化,如果是用戶知道但確實不進行書籍管理,了解原因之外,可以考慮是否通過消息提醒、趣味活動幫助用戶養成定期整理書籍的習慣。
問題2:
書架中的書籍缺少閱讀進度的提示,只有在讀完的時候才會有讀完的標簽,沒有進度顯示,無法對書籍閱讀有一個掌控感,時間一久,很多閱讀一半的書籍都記不清自己是否有讀過,也就自然而然閱讀頻率就會降低。
優化方案:
缺少閱讀進度提示,導致用戶缺乏掌控感,可能會影響到用戶的閱讀時長和頻率,首先可明確該問題的重要程度,可以采用線上問卷的形式,了解用戶對該細節的關注程度,添加改功能后的滿意度,如果有數據量支持,用戶關注閱讀的進度,可以設計一些進度顯示的方式,讓用戶去選擇最喜歡的方式及表達喜歡的原因。
未完繼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用户体验研究小结—以微信读书APP为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文汉字转换拼音PHP类
- 下一篇: Python 基础知识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