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数据库使用和实践第三部分数据处理 流程-参数--后续分析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string数据库使用和实践第三部分数据处理 流程-参数--后续分析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流程
1.首先要獲取蛋白質列表(單個/多個)
格式:蛋白名稱為一個占一行,或者氨基酸序列的通用格式。ID類別:可以為一種,可以為多種混合 2.在對應的數據框中輸入蛋白質列表或者上傳列表文件后,選擇對應的物種。如果知道物種,可以直接進行下拉選擇。如果不知道,可以選擇自動獲取 3.選擇好對應模式之后(默認為protein模式),點擊“GO!"到識別頁面 為了后續方便識別,建議對結果進行核查并記錄有變化的結果 4.確定好蛋白質之后,點擊”continue"對結果進行展示 調整適應參數,查閱相關信息 輸出關系對及關系類別的分值信息文件,輸出關系網絡圖片 結果展示
參數 1.Active Prediction Methods:可以對需要的方式進行勾選 2.Required Confidence(Score):選擇最小可靠值 3.Interactors Shown:在所選閾值范圍內,預測相互作用得分最高的蛋白質的數量
后續分析 1.通過Cytoscape構建PPI網絡,并進行拓撲結構分析,并且找出Hub蛋 2.通過對拓撲異構進行多種分析比如聚類及子網絡挖掘分析,找出重要功能子模塊,或者重要的子網絡,縮小范圍 3.將網絡或其它調控網絡相結合,尋找重要的調控關系及作用
1.首先要獲取蛋白質列表(單個/多個)
格式:蛋白名稱為一個占一行,或者氨基酸序列的通用格式。ID類別:可以為一種,可以為多種混合 2.在對應的數據框中輸入蛋白質列表或者上傳列表文件后,選擇對應的物種。如果知道物種,可以直接進行下拉選擇。如果不知道,可以選擇自動獲取 3.選擇好對應模式之后(默認為protein模式),點擊“GO!"到識別頁面 為了后續方便識別,建議對結果進行核查并記錄有變化的結果 4.確定好蛋白質之后,點擊”continue"對結果進行展示 調整適應參數,查閱相關信息 輸出關系對及關系類別的分值信息文件,輸出關系網絡圖片 結果展示
參數 1.Active Prediction Methods:可以對需要的方式進行勾選 2.Required Confidence(Score):選擇最小可靠值 3.Interactors Shown:在所選閾值范圍內,預測相互作用得分最高的蛋白質的數量
4.Additional(White)Nodes:將現在所有的節點重新輸入數據庫進行再次搜索,并找出高度重復的節點。這些節點即為白色節點,以排名和數量限制,從高到低輸入該網絡
后續分析
后續分析 1.通過Cytoscape構建PPI網絡,并進行拓撲結構分析,并且找出Hub蛋 2.通過對拓撲異構進行多種分析比如聚類及子網絡挖掘分析,找出重要功能子模塊,或者重要的子網絡,縮小范圍 3.將網絡或其它調控網絡相結合,尋找重要的調控關系及作用
4.對相互作用關系進行細分研究,尋找重要的生物學信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string数据库使用和实践第三部分数据处理 流程-参数--后续分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cm格式转mp3格式
- 下一篇: Linux运维之认识与分析日志文件(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