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这么香,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看,NFT主要是解決了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問題。
下面我會仔細講一下,如果你有一些版權知識的話,看起來會比較方便。
如果不太有的話,趁機可以了解一下。
如果你對NFT還沒有概念,最好看一下這篇:用直觀抓住NFT是什么
現在開始:
Q:我想把某個畫家的畫作做成NFT,可以嗎?
A:這需要有一個版權意識,否則可能引來官司。
比如你要鑄造一幅油畫的NFT,而這畫不是你畫的,作者得授權讓你鑄造NFT,你才能這樣做。
否則作者找上門來,你該怎么面對?
用版權(即著作權)語言來說,他至少要把“復制權”和“發行權”許可給你。
根據我國的著作權法:
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數字化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道理很簡單,你得到了復制權許可,才能把他的畫作復制到網上;你得到了發行權許可,你才能把這個數字畫作公開進行售賣。
如果你是版權小白,可以看看這個例子:
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中,畢加索的名作《亞維農的少女》出現在鏡頭里。但當時,導演卡梅隆未得到相關授權(至少沒有得到復制權)。電影放映后,美國藝術家版權協會提出抗議(該協會為超過5萬名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保護版權,畢加索的作品也在其中),在其強烈要求下,卡梅隆同意為使用《亞維農的少女》支付相應的版權費用。
《亞維農的少女》創作于1907年,畢加索于1973年去世,其家人繼續持有該作品的版權,直到2043年為止(美國規定作者死后還有70年的版權)。如果有人想在網站、宣傳品、設計產品以及影視作品中使用有關這幅畫的圖像,必須征得畢加索家人的同意。
不過,你要是想把齊白石(1864-1957)的畫作鑄造成NFT,應該是不用獲得授權了(但你最好注明作者是齊白石)。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作者去世后50年,版權中的第5項到第17項就不再受法律保護了。
Q:什么?!一個版權,有17項權利?
A:是的,版權可不是一個東西,版權其實是權利的組合。
你可以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20年11月11日修訂,2021年6月1日起施行),里面第二章第一節就是說著作權人及其權利的。
作者的權利有17項,分別是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其他權利。
第1到第4項權利是永久歸原作者的,是人身權,不可轉讓,只能由作者行使。
后面13項是財產權,作者可以授權他人行使這些權利,也可以轉讓這些權利。但財產權在作者死亡后50年便不受保護。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那4項人身權。
第1項:發表權,即作者才能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
第2項:署名權,即作品上的作者一欄,只能寫作者,而不能是其他人;
第3項:修改權,即作者才能修改,或者作者才能授權他人修改,其他人都不能授權;
第4項:保護作品完整權,即別人不能亂改,即便作者授權你可以改編,你也不能歪曲和篡改原作品,導致作者聲譽受損。如果你亂改,只有作者可以跳出來告你。
Q:那如果我買到一個NFT,我擁有什么權利?
A:很多NFT作品在出售時,都沒有明說,按照常理推斷的話,你有這樣的權利:
1、復制、觀賞、展示權,這是顯而易見的,你可以在將它在你的電腦和硬盤、U盤上復制若干份,你可以隨時觀賞,你可以展示給他人看(比如弄成你的頭像)。(在版權法上大致對應“復制權”和“展覽權”)
注意:通常情況下,你是不能復制給他人的,考慮音樂這種情形,你買了一首歌(mp3),你是不能拷貝給其他人的(因為作者授權給你并不代表授權給其他人)。不過,你要是拷給朋友了,只要影響不大,版權人其實懶得去追究你。
2、獨享權,賣給你,別人就不會擁有了,就像限量10000個的名貴包,每個都編上號,第1號到第10000號,你買了第23號,別人就不買不到了。(這個對應的是版權的“獨家授權”)
誰擁有第幾號作品的這個信息,記錄在區塊鏈上,還不能改。
3、轉讓權,你買了以后,還可以再賣,也可以免費送給別人。(這個不一定都有,我國很多NFT買了是不給途徑賣的。)
第1點是常見的、瑣碎的,沒有NFT的時候,這種事也發生了很多。比如你去圖片網站買一張圖片,差不多買的就是這種權利。
而第2、3點,是實物交易的特點。對于數字作品,這種交易以前是很少見的,即便有,交易成本也很高。是NFT帶來了這個創新,把傳統世界的“獨享權”和“轉讓權”,安全而便利地帶到了互聯網上。
所以,你買到一個NFT,不代表你擁有該作品的所有版權(人身權你肯定是沒有的!)你擁有的,至少是該作品的復制權和展覽權,而且是獨家授權。(如果6000份數字作品一模一樣,只是編號不一樣,你得到的則是那個編號作品的獨家授權。)至于你的權利能不能轉讓,你買的NFT能不能商用,還要看具體的聲明。
Q:那具體的聲明會怎么寫?
A:那就分情況了。
比如在“螞蟻鏈粉絲粒”里面,明確說了這么幾點:
1、你可通過“支付寶”->“螞蟻鏈粉絲粒”小程序在具體業務場景界面進行對應數字藏品的自身收藏、學習、研究、欣賞、展示以及獲得活動規則允許的應用服務,如你可將數字藏品應用于支付寶付款碼皮膚。
2、數字藏品的版權由發行方或原創者擁有,除另行取得版權擁有者書面同意外,用戶不得將數字藏品用于任何商業用途。
3、轉贈僅限于在支付寶實名認證好友之間進行。為了防止炒作,本數字藏品需持有滿 180 天方可轉贈。
你看,在這里面,你連復制權都沒有,更不要說商業授權了。
你就只能在支付寶里面看一看。
你還不能賣,你只能轉贈給支付寶里的好友,還有時間限制。
不過,想開些,畢竟粉絲粒里面賣的數字藏品,都只有不到10元錢嘛。
我就買了兩個:
感覺除了炫耀,也沒啥用。
可是又有什么可炫耀的呢,做成支付寶付款碼皮膚,向收款人炫耀?
Q:那OpenSea上可以轉讓嗎?
A:可以的。
在OpenSea上,你擁有NFT的頁面上,有一個Transfer按鈕,就是讓你轉移用的。
填入地址就可以轉讓了:
Q:如果在OpenSea上買到假貨怎么辦?
A:OpenSea是不管這些的,它在服務條款里說的很清楚1:
1、OpenSea是一個平臺。我們不是經紀人、金融組織或債權人。OpenSea只是為拍賣中的買賣雙方之間的交易提供便利,但不是加密資產買賣雙方之間任何協議的一方。
2、您對驗證您在OpenSea上購買的資產的身份、合法性和真實性負有全部責任。
3、禁止在OpenSea上出售被盜資產、轉換資產、欺詐性所得資產、未經授權獲取的資產和其他非法獲得的資產。
Q:punk給了我什么權利呢?
A:嚴格地說,你問的是,如果你買了一枚punk,發行方Larva Labs公司給了你什么樣的權利?
Larva Labs沒有專門說明有什么權利授予。也沒有見他們有什么維權行動。
事實上,在傳統知識版權語境下,不說明權利許可的話,就是“保留一切權利”。比如有人把punk印在體恤上賣,這算侵權嗎?我覺得算。
如果是已經購買punk的人,把自己采購的punk印成襯衫賣呢,這不太好說,得問問Larva Labs,看看他們是否允許商用,他們要是明說就好了。
punk體恤我沒有發現,但淘寶上確實有賣BAYC T恤的。
我想,CroptoPunks和BYAC的創始人應該不會管這些事,你愛怎么用都行(哪怕商用),因為他們早已賺的盤滿缽滿了,何必跳出來爭這點小利呢?
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這種NFT,其創始人(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家)的真實心理大約是:“我所給予用戶的所有權利和限制,都在智能合約里規定好了,一切都由代碼自動強制執行”。
Q:那么,NFT的版權權利,應該怎樣明說呢?
A:開源軟件很早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賣NFT的時候,就附帶一個許可協議,明確聲明雙方的權益、義務和責任。
就像開源協議中MIT、Apache、GPL那樣,說的一清二楚。
我想,對于那類傳統藝術品的NFT,以后也許會這么做吧。
Q:很多人沒有買punk,我看他也在用啊!他是侵權了吧!
A:別人看到你買的NFT,單擊右鍵并保存,就可以得到它,并做成自己的頭像,沒人攔得住他。
他可能是侵權了(至少侵犯了“復制權”和“展覽權”),你可以去告他啊。
不過我建議你別費那勁,反正他手上那個是贗品,你手上那個才是真品。
就讓他用吧,反正你能賣到錢,他不能。
Twitter上有人說他花了15萬美元買了一個punk,然后很快有人說,他也有一個(右鍵復制保存的)。好好想一想,前者真的只是買了一個png圖像嗎?后者真有前者那樣的權益嗎?
Q:NFT能完美解決數字版權問題嗎?
A:當然不能。
互聯網發展這么多年,商家一直在致力于使用數字版權管理(DRM)技術防范人們非授權地復制和欣賞作品(比如禁止復制到剪切板、禁止下載、在硬盤上加密保存,增加數字水印、必須包月、包年才能聽音樂、看電影等等),但一旦用戶得手后(比如拿到了pdf、mp3、avi等等),一般就很難追究也無力追究其小范圍的復制和分發了。
而且,所有用戶都很討厭這些限制,用戶不喜歡DRM的妨礙性和非自主性,比如訂閱結束后,用戶無法訪問已下載的音樂;再如,Amazon可以在后臺刪除你Kindle上的一本電子書(這事確實發生過2)。這很容易讓人不悅。
而我們看到,NFT根本不是一種DRM。NFT并沒有從技術上阻礙別人復制、下載,更不會后臺刪除你的資產。
NFT只是給出了一種通用、安全、便利的交易方式,使得用戶可以方便地購買一個作品的獨享權和轉讓權。
而作者可以方便地收錢,甚至是永續地收錢。
Q:你再說說,NFT到底香在哪里?
A:NFT最讓人興奮的一點是,一是沒人能拿走你的資產,二是主人(擁有者)有隨意處置資產的權利:比如轉移權(轉讓權)。
而且是只有主人才能轉移,因為只有主人才有私鑰。
NFT技術的革命性,體現在它把物理世界的“物權”體系,在互聯網上得以實現。我們今后將沉浸在數字世界中,數字資產的歸屬和支配將會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NFT作為一種公開透明的技術手段,可以很好解決數字資產的記錄、轉移、交易,這就很香了。
從這個角度看,螞蟻鏈粉絲粒上賣的那個“數字藏品”,不算真正意義上的NFT,因為作為收藏者,你連私鑰都沒有。
Q:既然能當實物看待,我能銷毀一個NFT嗎?
A:只要智能合約給你接口,你就可以。
to hacker:銷毀一個NFT,通常是通過調用burn接口實現的,其原理就是,你把你的NFT轉移給地址0,而地址0的私鑰,全世界沒有任何人擁有。
Q:這么說,合約很重要?
A:那是當然了,合約,顧名思義,就是NFT發行者和你之間的約定。
合約里面,會說你如何獲取NFT、如何轉移NFT,以及你能得到多少NFT,你需要花多少錢買等等。
而且這些都是用代碼寫的,一旦寫好,就不會再改。
用戶則通過調用接口來獲取、轉移、銷毀NFT,售賣、競拍、收款。
如果你想了解的話,等我,寫一篇解讀加密朋克合約的文章。
OpenSea也是有合約的,網站前臺是一個Web界面方便用戶使用,背后調用的還是合約。
Q:NFT還能發展出什么更多可能性嗎?
A:NFT還發展出一些金融方面的屬性,比如分片(Sharding)、比如和defi的結合等等。
這塊我并不是很感興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我這里只是簡單介紹一下概念。
關于分片。比如ShardingDAO平臺,創作者可以將NFT在邏輯上拆分成若干碎片(shard),事實上是將一個NFT分解成一種新的ERC20 token,然后讓消費者使用其他較為通行的代幣來認購(有點類似股票發行)。認購完成后,NFT分解的所有碎片中有 90% 將分給碎片認購者,5%分配給 Shards 創建者,5% 分配給平臺。這些同質化token還可以在二級市場開啟自由交易,這樣,NFT的收藏門檻會被大幅降低,原本只能一人擁有的 NFT 可以被多個小藏家共同擁有。而且,持有相同 NFT 碎片的用戶可以自發形成 DAO 社區,共同討論 NFT 去向。3
關于和defi的結合。比如NFTfi平臺,如果一個NFT持有人缺錢想借款,可以將自己的NFT抵押到NFTfi,來獲取其他用戶提供的貸款(如wETH和DAI)。該NFT被鎖在NFTfi的智能合約中,直至借款人還清貸款和利息。如果借款人沒有在到期日之前還清,該NFT資產將轉給貸款人。NFTfi不會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費用,僅收取貸款人在成功完成交易后獲得利息的5%。
此外,還有一種叫NFT基金的玩法(比如NFTX),類似于指數基金,目的是讓不具備藝術品投資能力的人,也能方便參與到NFT投資中。這里就不多說了。
總之,這些都是NFT的金融化玩法。
Q:你說了這么多大白話,能不能說點高大上的?
A:NFT代表了數字資產和知識產權的數字化和金融化。通過區塊鏈技術,NFT將所有權經濟帶回互聯網,作品創造者可以確立、出售和分割其所有權。更長遠看,NFT有望與基于區塊鏈的核心金融原語相互作用,并日益可能成為元宇宙和其他數字經濟平臺貨幣化的基石。4
看不懂沒關系,因為上面這說的有點抽象,資深人士看可能好一些。
Q:NFT能給老百姓帶來什么好處?
A:NFT是老百姓最容易能夠接觸區塊鏈產品的機會。你看,我都買了兩個支付寶的NFT(數字藏品)。
從創作者角度而言,個人經濟成為可能,一個藝術家,以前賣自己的東西還是比較費勁的,至少需要一些銷售作品的渠道,直接售賣是不太容易的。區塊鏈的“去中介”能力,使得創作者可以自己鑄造和銷售作品,雖然現在還要借助交易平臺,但以后,我想平臺都會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
Q:那,能講講國內NFT情況以及監管的情況嗎?
A:可以,等我下一篇。
文|衛劍釩
建議閱讀:
用人話說說最近大火的NFT
用直觀抓住NFT是什么
Terms Of Service(https://opensea.io/tos)?
Why 2024 Will Be Like Nineteen Eighty-Four(https://slate.com/technology/2009/07/how-amazon-s-remote-deletion-of-e-books-from-the-kindle-paves-the-way-for-book-banning-s-digital-future.html)?
了解 NFT 分解合成協議 ShardingDAO(https://www.jinse.com/blockchain/1076839.html)?
What is Flamingo?(https://docs.flamingodao.xyz)?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NFT这么香,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分享一个好用的添加网络代理的工具Sock
- 下一篇: 配置JDK环境变量(详细图文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