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集成电路与IP核技术
一 集成電路與IP核技術
1.1 什么是IP核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譯為知識產權。在集成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設計中,IP核是指已驗證的、可以重復使用的具有某種確切功能的集成電路設計模塊。例如Intel的處理器技術、Nvidia的GPU技術、TI的DSP技術、Motorola的嵌入式MCU技術、Trident的Graphics技術等。
這些模塊是具有性能高、功耗低、技術密集度高、知識產權集中、商業價值昂貴等特點,并且是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最關鍵產業要素和競爭力體現。
集成電路是整個信息產業的“芯”,而IP又是這個“芯”的“核”,這就是所謂的IP核。
?
圖1 集成電路芯片中的眾多IP核
?
IP核,分為軟IP (soft IP core )、固IP (firm IP core)和硬IP (hard IP core )。軟IP是用某種高級語言來描述功能塊的行為,但是并不涉及用什么電路和電路元件實現這些行為。固IP除了完成軟IP所有的設計外,還完成了門電路級綜合和時序仿真等設計環節,一般以門電路級網表形式提交用戶使用。硬IP則是完成了綜合的功能塊,已有固定的拓撲布局和具體工藝,并己經經過工藝驗證,具有可保證的性能。設計深度愈深,后續工序所需要做的事情就越少,但是靈活性也就越小。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IC設計能力正在發生一次質的飛躍,即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為專門目的而設計的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向SoC(System on Chip,芯片級系統,也稱片上系統)設計方法轉變。SoC設計方法使IC設計開始進一步分工細化,出現了IP設計和SoC系統設計。在近些年全球IC市場低迷的情況下,IP核是不多的亮點之一。其實可以把IP核理解為一顆ASIC,以前是ASIC做好以后供人家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制電路板)上使用,現在是IP做好以后讓人家集成在更大的芯片里。芯片性能越來越強,規模越來越大,開發周期越來越長,設計質量越來越難于控制,芯片設計成本越來越趨于高昂。根植于軟件業面向設計模式的IP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方案,以解決當今芯片設計工業界所面臨的難題。
1.2 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概況
在各方利好的大環境下,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圖2 2011-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 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CSIA
?
2015年全球半導體企業并購風起云涌,2015年全球半導體并購交易總額達到了1200億美元,比2014年全球半導體企業并購交易總額的380億美元增長了3.2倍。受到國內“中國2025制造”、“互聯網+”等新世紀發展戰略的帶動,以及外資企業加大在華投資影響,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3609.8億元,同比增長19.7%。美國半導體協會(SIA)日前公布,全球半導體產業在2016年營收已來到3389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最高年營收紀錄,相較2015年則微幅增加1.1%,其中以中國大陸市場的增幅最大,以9.2%領跑其它市場。
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主要有四大特點:
第一,產業規模繼續增長,但進出口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較大。2016 年,中國人實現了里程碑跨越。2016年8月14日,中國半導體協會發布統計,大陸IC設計產值上季已超越臺灣,上半年合計人民幣685.5億元,年增 24.6%,反超臺灣,對臺灣IC設計業威脅加深。
第二,技術水平和企業實力同步提升。在人才、資本、市場規模的持續積累和沖擊下,例如中國的海思、展訊入圍設計業10強,突破了14納米技術壁壘,還在積極向10納米發起沖擊。
第三,國際合作持續推進,重點產品布局初步成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布以來,海外龍頭企業不斷調整與我國合作策略,逐步由獨資經營向技術授權、戰略投資、先進產能轉移、合資經營等方式轉變,國際先進技術、資金加速向國內轉移。
第四,國家基金對地方性基金撬動作用進一步凸顯,適應產業規律的投融資環境基本建立。今年以來,國內陸續新增多支地方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已超過500億元。
1.3 缺“芯”少“核”
IP核作為集成電路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隨著行業的迅猛發展及其日趨擴大的市場需求,IP核的市場也在穩步擴大,國內企業對IP核的數量、質量和服務的需求都在不斷增加。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之一,但是相對應的中國集成電路IP市場還不到全球市場的10%,仍屬于起步階段。
1.3.1 IP核的來源
IP核技術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其主要有以下的幾個來源:
來源一:芯片設計公司的自身積累。傳統IDM(垂直整合制造)公司或Fabless(無晶圓)設計公司在多年的芯片設計中往往有自身的技術專長,這些技術成功地開發了系列芯片,并在產品系列發展過程中確立了設計重用的原則,一些成功設計成果的可重用部分經多次驗證和完善形成了IP。這些IP往往是硬核,如果這類硬核作為可提供給其他芯片設計公司使用的IP,就成了商品化的IP。
來源二:Foundry廠的積累。Foundry廠商是沒有自身芯片產品的芯片代加工廠,但Foundry廠商為了吸引更多的芯片設計公司投片,往往設立后端設計隊伍,來配合后端設計能力較弱的芯片設計公司開展布局布線工作。這支設計隊伍也積累了一定的芯片設計經驗,并積累了少量的IP(主要是Memory、EEPROM和Flash Memory等),這些IP可以被需要集成或愿意在該Foundry流片的公司采用。此外,IP專職供應商與主要的Foundry廠商有長期的合作關系,經過投片驗證的IP可由Foundry廠向用戶提供,IP專職供應商從中提取一定利潤。
來源三:專業IP公司。這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興起的,迎接SoC時代到來的設計公司。這類公司的特點是已經認識到將自身多年積累的IP資源轉化成商品的商業價值,因此,它們不僅提供已經成熟的IP,同時針對當前的技術熱點、難點開發芯片設計市場急需的IP核。
來源四: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廠商。主要的EDA廠商為了提供更適合SoC設計的平臺,在其工具中集成了各類IP核以方便用戶的 IP嵌入設計,這些IP核基本是以軟核形式出現。EDA廠商也并不直接設計開發IP核,而是與一些提供IP軟核的設計公司合作,提供一種集成IP核的設計環境。
來源五:設計服務公司。芯片設計服務公司是目前能立即向國內IC設計公司提供IP硬核的最主要途徑,除了自身積累的IP外,通過與IP專業供應商的戰略合作關系向國內用戶提供各類 IP。芯片設計服務公司是與用戶直接打交道的,它們了解市場需求的IP類型,其IP資源庫中積累的往往是最實用的IP。
1.3.2 國內IP核市場現狀
根據對國內IC設計公司的調查,主要的IP應用領域集中在以下幾個范圍:數字音視頻、移動通信和無線通信、汽車電子、信息家電、信息安全和3C融合。根據CSIP(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的IP需求調查,IP交易領域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開發難度較大和應用復雜的高端CPU和DSP;二是標準的接口IP(例如USB接口、PCI Express等);三是模擬IP(如PLL,ADC等)。這三類IP需求占到總需求的一半多。而其他的交易類型如標準的內存模塊,以及一些面向特殊應用的IP,則占據國內需求的三分之一。
圖3 國內IP主要交易領域
?
2012年,CSIP對隨機抽取的樣本企業的IP核采購金額進行調查,包括基本授權費(License Fee)和基于版稅(Royalty)的。綜合考慮樣本企業的研發投入、銷售額、產品類型,預計出當年國內IP核市場規模約為10.7億元。其中,約40%是嵌入式CPU的License和Royalty,另外兩類需求比較大的是高速串行接口和模擬混合信號IP核。
2012年的調查表明,大部分國內設計企業積累的IP核數量在10個以下,與2011年的調查結果較為接近。同時,擁有20個以上IP核的企業只有12%,沒有IP核的企業約占13%。
圖4 我國IC設計企業的IP核數量 數據來源:CSIP,2012.11
?
同時,國內IC設計公司購買IP核的支出相當高。在有效樣本中,近半數企業采購IP核的支出占項目總預算的比例在20%以下。值得注意的是,38.7%的企業的IP核采購支出占預算的比例在20%-40%。與2011年的調查數據相比,總體情況是相當接近的。變化比較大的是未使用IP核、采購比例超過40%的情況。未使用第三方IP核的比例占到近10%,主要是設計模擬類產品的公司,大量投入購買IP核的比例由18.4%降至3.2%。
圖5 國IC設計企業的IP核支出占項目預算的比例 數據來源:CSIP,2012.11
?
近四年來,盡管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蓬勃的發展,但是由于IP核技術需要一定時間和能力的積累,我國無論是IC設計企業還是生產制造企業還是EDA廠家,都沒能實現IP核技術的快速增長積累和發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 集成电路与IP核技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用友NC NCCLOUD CNVD高危漏
- 下一篇: 数独生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