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兰花保护要点是什么?
一、養植蘭花要面臨四大風險
在蘭花種植過程中,蘭花種植者經常面臨各種風險。主要風險來自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購買假花的風險,二是蘭花被盜的風險,三是蘭花價格波動的風險,四是蘭花死亡的風險。以上四種風險中,前三種風險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第四種風險應該是每個養蘭花的人都會面臨。根據近幾年的調查結果,從大理州110多位蘭花種植戶的調查來看,沒有人養過蘭花,但多死和少死是有區別的。而且越好的花和名花越容易出問題。根據2005年4月至8月5個月的調查,大理州蘭花莖腐病造成的損失估計在1億元至5億元之間。具體的損失只有淵博的知識才能知道,根本無法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損失的金額一定非常大。今年,蘭花莖腐病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發生都比較重(這里是廣義的莖腐病,即假鱗莖腐爛引起的疾病,包括細菌、真菌等原因)。如果把全省和全國的損失加在一起,損失的金額肯定是巨大的。所以,如何養好蘭花,而不是養死蘭花,是每一個蘭花種植者不得不面對的大事。為什么會爆發藍病?為什么會造成這么大的損失?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蘭花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筆者多年調查的蘭花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總結如下。
二、蘭花病蟲害防治中的主要問題
1.診斷不準確是蘭花病蟲害嚴重的根本原因
我們去醫院看病,最需要的是醫生準確診斷病情,然后才能對癥下藥,這是很可以理解的。但在防治蘭花病蟲害方面,很多蘭花朋友在沒有準確診斷其蘭花病蟲害的情況下,急于用藥。這樣的防控是無效的。診斷不準確是蘭花病蟲害嚴重發生的根本原因。
2.蘭花病蟲害復雜的發生條件是蘭花病蟲害嚴重發生的客觀原因
根據近幾年的調查,蘭花種植者有100人,蘭花的飼養方法一般有100種,主要是由于他們的條件不同,對不同的蘭花飼養方法有不同的經驗和看法。因為養蘭花的方式很多,蘭花種植戶的條件千差萬別,導致蘭花種植的環境條件不同;因為不同的蘭花種植戶有不同的蘭花栽培技術,養出來的蘭花強弱不同;由于這些差異,導致蘭花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非常復雜,為蘭花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最終導致蘭花病蟲害的發生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的。從蘭花的莖腐病來看,僅靠蘭花的假鱗莖腐病是不可能做出準確診斷的。對于有經驗的人來說,在借助儀器做出初步結論之前,需要看到真實的東西,分離疾病科的組織,進行適當的室內培養。一般來說,又藍只能借助蘭花病蟲圖來診斷害蟲,但如果他診斷蘭花病害,結論可能不太準確。不然蘭花的莖腐病在中國也不會這么嚴重。
3.對農藥的特性、作用機理和控制對象認識不足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很多蘭花朋友只知道多菌靈和甲基托布津,用于蘭花植株的消毒和預防蘭花病害,也用于防治蘭花病害。這樣做,往往在蘭花病害發生嚴重的那一年,他們遭受損失。這是因為這兩種藥物和苯并咪唑類殺菌劑一樣。病原體長期使用后容易產生耐藥性,當其中一種產生耐藥性時,另一種也相應產生耐藥性。因此,在使用某種農藥時,需要明確農藥的作用機理和控制對象,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在殺菌劑的作用機理中,需要明確藥物主要是起到預防、治療還是根除病菌的作用,同時需要了解藥物是否具有內吸收或觸殺等作用。,從而使用靶向藥物。事實上,化學物質在防治蘭花病蟲害方面的用途非常特殊。要搞清楚哪些病蟲害需要用什么藥來控制。比如蘭花細菌性病害,如果用于防治真菌類農藥,一般效果較差或無效;由真菌引起的同樣的疾病,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真菌防治劑都是有效的,必須有針對性地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這是使用藥物防治蘭花病害的基本要求。這里需要重點指出的是,有少數含銅的殺菌劑,如殺kocide,對真菌、細菌、病毒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這類廣譜殺菌劑一般以防治為主,無論控制什么病害,防治效果一般不高。這類廣譜殺菌劑主要用于防治蘭花病害時,往往容易造成重大損失。
4.多關注蘭花中上部的病蟲害,較少關注假鱗莖和根部的病蟲害
從種植蘭花的實踐來看,很多蘭花朋友對蘭花植株的假鱗莖病和根部病蟲害重視不夠,但實際上,后兩者對蘭花植株的死亡是最具毀滅性的;一般大多數蘭花朋友都是在蘭花病蟲害出現癥狀后才采取措施。對于蘭花中上部的病蟲害,急救通常是有一定效果的,而對于假鱗病、根部病,往往為時已晚。另外,蘭花朋友需要注意的是蘭花盆中的害蟲問題。盆內害蟲種類繁多,危害其實很嚴重,需要及時防治(我還有一篇專題文章要討論)。
5.缺乏系統的預防措施,應用不及時
在蘭花栽培的實踐中,我們經常看到今天有人用這種藥,明天又聽別人說好,然后改用另一種藥。因此,預防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為了防治蘭花病蟲害,必須使用相同的防治效果好的農藥,并連續施用,病害至少施用3次(每7-10天一次),害蟲至少施用2次,才能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在防治期,一定要在害蟲數量少的情況下掌握害蟲的應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早治小治;對于疾病,一定要牢記預防為主的原則,盡早用藥;如果蘭花生病了,必須在早發的關鍵時期持續使用;另外,在防治病蟲害時,可以根據當地常見的病蟲害提前用藥(在正確診斷的前提下),切記一年中高溫高濕季節(5-9個月)是蘭花病蟲害發生的高峰期,需要及時預防。
三、對策
1.嚴格執行苗木和植物材料的消毒措施
新引進的藍苗必須采用相應的消毒、滅菌和病蟲害防治方法,盡可能消除和減少病蟲害的傳播,切斷傳播源。種植蘭花時,應對蘭花分秧器、植物材料和蘭花盆進行消毒。筆者經過多年實踐,認為除蘭花外,較好的措施是高溫消毒,能徹底殺滅病菌和害蟲。具體方法可以放入開水中煮沸10分鐘,或者水煮沸后蒸30-60分鐘。其他方法也可以,如暴曬、煎鍋等,但不一定能100%殺滅病菌、害蟲、蟲卵。這是種蘭花的第一步,一定要做好。
2.定期預防病蟲害
近年來,隨著規模化和現代化蘭花種植戶的增加,許多著名的蘭花產品都具有很高的價值,所以做好這一點尤為重要。2005年8月中旬,筆者在國內某知名蘭花網站上看到,某蘭花朋友死于蘭花莖腐病,15天之內,富蘭名產枚乘50多株幼苗價值60多萬元,令人遺憾。想象一下,除了少數大型戶外區域,又藍的絕大多數地區都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嗎?因此,要做好蘭花病蟲害特別是毀滅性病害的防治工作。具體預防措施方面,大理州總體上以春季防蟲為主,病害為輔;在高溫高濕的夏季,以防病為主,昆蟲為輔;在秋天,疾病和蟲害都得到預防;冬季病蟲害發生一般較輕,可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治療。但是在冬季,要特別注意保護蘭花的根系。冬天如果盆上濕度大,蘭花最容易根腐。種蘭花有句諺語:冬生根,夏秋生葉是有道理的。
3.正確的藥物
前面說過,現在蘭花病蟲害嚴重,難以控制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對癥下藥,主要是診斷不準確。解決辦法就是做好防控。如果對病蟲害不了解或不確定,可以咨詢附近有經驗的人士,也可以咨詢從事該領域的專家。只有診斷準確,才能談對藥。現在很多人說起蘭花的莖腐病,都有種瞎子摸象,互吹的感覺。
4.及時施用農藥
這一措施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防治要及時,除了平時的預防工作外,在蘭花病蟲害的早期用藥;第二,如前所述,針對病蟲害,尤其是病害,在準確診斷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化學品,連續施用,病害至少3次(7-10天一次),蟲害至少2次,以保證一定的防治效果。及時施用農藥是減少病蟲害發生和損失的有效措施。
5.正確掌握農藥濃度,噴灑均勻
目前防治蘭花病蟲害的農藥有兩種不正確使用:一是使用濃度過高。比如有些人在防病的時候,直接用市售的藥物,不加水直接涂在患病部位。對于蘭花來說,這種方法容易產生藥害(直接藥害會殺死蘭花植株,間接藥害會損傷蘭花葉片、生長點和根際細菌)。對于病蟲害來說,容易產生抗藥性,直接后果就是以后用同樣的農藥,防治效果差不差。現在很多人說甲基托布津殺菌效果很差,是使用時間長,使用不當造成的。第二,一些蘭花種植者害怕使用農藥傷害他們的蘭花,所以他們很少使用農藥或使用濃度過低的農藥,這對病蟲害的防治不起作用。其實這兩種方法都不科學。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根據各種農藥的作用機理、控制對象和使用方法,結合自身或他人的成功經驗,確認某一種藥物對某一種疾病和昆蟲有作用,且無藥害,然后使用。噴灑農藥時,應噴灑葉面前后和盆土表面,這樣防治效果更好。
6.替代藥物
針對某個地方的主要病蟲害,選用不同種類的農藥,每種病蟲害選用三種以上的有效農藥,每月至少輪換一次,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延長特定農藥的使用壽命。這一舉措也應該會引起廣大蘭花朋友的關注。
7.加強通風
廣東省蘭家區金策清代曾說:“通風是種蘭花的第一要義”,“通風是種蘭花的第一服務”,“太陽下花多,樹蔭下葉甲多”。對通風的人來說,不通風就死在陽光下,淤泥在陰涼處。這是蘭花栽培中通風的最高論述,是真理。這就要求我們做到:蘭花栽培的環境要通風,植物材料要疏松通風,營養豐富,蘭花盆要通風,才能把蘭花栽培好。通風對于養蘭花和防治病蟲害尤其是疾病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養蘭花的人都要注意。
為什么有些蘭花的根會從地里長出來?
蘭花的根拱出地面主要有兩個原因:蘭花盆太小,容納不下。如果流域三年沒有改變;長期干旱缺水,盆土漫溢,盆土長期缺水,可采用適宜的高大藍盆,可更換種植土。澆水時,必須將水澆至盆底孔。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秋季兰花保护要点是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手机开机密码破解(10秒破解手机密码)
- 下一篇: STL源码剖析 deque双端队列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