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 |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中断、系统调用与过程(库函数)调用)
文章目錄
- 中斷
- 過程調用
- 系統調用
- 過程調用和系統調用的區別
中斷
用戶態、內核態之間的切換是怎么實現的?
- 用戶態→內核態 是通過中斷實現的。并且 中斷是唯一途徑 。
- 核心態→用戶態 的切換是通過執行一個特權指令,將程序狀態字 (PSW) 的標志位設置為 用戶態 。
中斷的處理過程:
過程調用
過程調用也就是 微機原理里的 CALL 、編程時調用的 庫函數 。由于庫函數調用是基于C庫的,因此也就不可能用于內核空間的驅動程序對設備的操作。
系統調用
系統調用其實是一個過程調用,但在過程調用內部隱藏著 陷阱(trap)指令 。過程調用中封裝了系統調用是一種高內聚的設計方式,目的是讓系統調用對研發人員透明。
系統調用本質上是 操作系統提供給用戶程序調用的一組“特殊”接口(API) 。用戶程序可以通過這組 API 來獲得操作系統內核提供的服務。
系統調用的過程:
以 open() 函數調用為例,當你調用 open()時,你正在執行對 C庫 的過程調用。其中,無論是對于 open() 還是提供的其他系統調用,庫都使用與內核一致的 調用約定 來將 參數 放在眾所周知的位置(例如,在棧中或特定的寄存器中),將 系統調用號 也放入一個眾所周知的位置(同樣,放在棧或寄存器中),然后執行 陷阱(trap)指令 。庫中陷阱之后的代碼準備好返回值,并將 內核空間控制權 返回給發出系統調用的程序,并將特權級別提升到 內核模式 。完成作業后,操作系統調用一個特殊的從 陷阱返回(return-from-trap)指令,同時將特權級別降低,回到 用戶模式 。因此, C庫 中進行系統調用的部分是用匯編代碼完成的,因為它們需要遵循約定,以便正確處理參數和返回值,以及執行硬件特定的陷阱指令。而之所以我們不必寫匯編代碼來 trap 操作系統,是因為已經有人為我們寫了這些匯編。
過程調用和系統調用的區別
| 過程(庫函數)調用通常用于應用程序中對一般文件的訪問。 | 系統調用通常用于底層文件訪問。 |
| 調用函數庫中的一段程序(或函數)。 | 它調用系統內核的服務。 |
| 在用戶空間運行,調用開銷較小。 | 需要在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來回切換,開銷較大。 |
| 庫函數調用是系統無關的,因此可移植性好。 | 系統調用是操作系統相關的,因此一般沒有跨操作系統的可移植性。 |
| 在所有的ANSI C編譯器版本中,C庫函數是相同的。 | 各個操作系統的系統調用是不同的。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操作系统 |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中断、系统调用与过程(库函数)调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去韩国旅游注意事项(韩国出游注意事项)
- 下一篇: 海派清口创始人(胡洁:海派清口的创始人)